藏品編號
B000168
藏品品名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年  代 14 世紀
國  家 西藏
材  質 鎏金銅
尺  寸 35 cm
物  件  數
1 (帶盒)
估  價

介 紹:

西藏十三/十四世紀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雖說 -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我還在這塵緣中遊走,總有一些法相能敲開較深層的感動。我跟這尊釋迦摩尼金銅佛真的非常有緣跟靈動。第一次跟朋友去拍賣公司預展,我便和這尊佛像產生奇特的感應,視線久久無法離開。他是那期目錄的封面,標價非常高,聽說很多人有興趣,無人不覺得其莊嚴漂亮,雖然非常喜歡,但不認為可能買得到,一切隨緣,後來也就慢慢塵封在心中某個角落。因緣際會又跟拍賣公司的梁小姐有了聯繫,也跟她說我有很多收藏,也可讓渡有緣人。過了好一段時間,拍賣公司的梁小姐跟他的老闆打了個電話給我說想看看我的收藏,我自然沒問題。看了以後,他們覺得我的收藏真的很多,應該整理一下,我仍是隨緣。他們看到我家裡剛好放了一本拍賣目錄,封面就是塵封在心已久的這尊釋迦摩尼佛像。問我有興趣這尊佛嗎,我說當然有啊,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風格跟法相。他說要不我們來換吧,這尊佛像拍出去了,但是得標方沒有付款,所以還在拍賣公司。我心中有著悸動,第一次他說這一尊佛像是他跟人合夥花了很高的價錢,所以挑了我大概有10尊佛像,加上一部份現金。我非常喜歡這尊釋迦摩尼佛,所以我覺得可以,但是我家人朋友都跟我說,哎喲不要這樣換,划不來的… 也因為他挑的佛像其中有一尊宗喀巴非常的尊貴,最好不要換,所以交易就終止了。我雖不捨,仍是隨緣,心裡還在想不強求有緣自會再相逢。又過了好一陣子,拍賣公司又打電話給我,說現在疫情嚴重,無法出國,不容易找到適合的佛像,好不好讓我們再來談一談看怎麼換,說這一次就拿幾尊佛像,然後再加上兩件張家的法拍瓷器,這樣子也不要我出現金。我對這樣的安排是正面的,我就又照了幾張佛像跟瓷器相片,拍賣公司希望來我家再看一次,確認項目。這次說定用兩件瓷器,6尊佛像,不含宗客巴宗師進行交換。我想真的是緣自來,我歡喜的得到了這一尊釋迦摩尼佛。在拍賣公司我看到了其他的拍賣佛像,其中有兩尊五代跟唐代的佛像,亦是我非常嚮往的風格,再者我對換出的一尊白度母佛像,有緣未盡的感應,於是提議留下這尊白度母,拍賣公司竟也很乾脆說好啊,君子不奪人所好,他願意我以一些美金讓兩尊唐代跟五代的鎏金阿彌陀佛跟白度母給我! 我心中感到充實盈滿,正式成交了,也取回了我的白度母。喜迎這幾尊佛像回到家裡,每天心中充滿法喜,心靈沉澱後一一整理納入我的收藏精品中。

佛陀全跏趺坐,右手下垂作觸地式,左手施冥想印。身穿袈裟,袒露右肩,衣襬上下兩層堆疊皺摺。袈裟襟沿嵌珠紋飾兩排,間以陰刻花紋。雙眼目光垂視,眉間嵌綠松石,雙唇略帶微笑,神情莊重慈祥。髻上有鎏金銅寶珠頂。裝藏封底,上陰刻蓮花紋。

本佛像通體施鎏金,用水銀溶解金粉塗在銅上,再進爐燒製使水銀蒸發,造成金色外表。令人讚嘆西藏早期鑄銅匠人的技巧與能耐。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是佛教藝術中表現最為頻繁的主題,而全跏趺坐施觸地印的釋迦牟尼佛更是東印度、尼泊爾至西藏中部地區最為流行的風格。不管歷史如何變遷,不管經過多少次重修重裝,此像成為最具神聖性的佛陀形象之一。朝聖作為一種悠久的傳統,從釋迦牟尼涅槃之後就開始形成,朝聖的內容主要包括頂禮膜拜和恭請聖物,讓世界的朝聖者、藝術家緊密結合起來。這尊釋迦牟尼佛像為紅銅鑄造,鎏金,金色深厚,與尼泊爾造像單薄而明亮的鎏金效果不同。佛陀的髮髻為高螺髮,密集排列,塗藍,多以青金石混合動物膠塗抹而成,以符合佛經所描述的佛為「紺青螺髮相」的特徵。肉髻上有鎏金髻寶,點綴在髮髻之上,異常醒目。佛陀寬額,呈圓弧形,白毫以嵌綠松石表示。雙眉弧線微挑,雙目低垂,處在禪定狀態中,鼻梁修直,雙唇微抿含笑,下頦正中部分有明顯的隆起,耳垂明顯拉長下垂,頸部有三道吉祥紋,均是佛的特徵之一。此尊造像的特點在面部表現最為突出:比如微挑的眉毛、額寬下頦窄,豆莢狀的眼睛,表情柔和,神態自然優雅,像一位青年貴族的形象。但是其白毫用綠松石,下頦正中的突出部分較為突起顯示出西藏的審美特點。佛肩寬背厚,胸肌突起,這是尼泊爾藝術受西藏影響以後出現的新特徵。這一特徵在西藏博物館保存的八思巴像唐卡以及夏魯寺犀牛皮殿壁畫中的五方佛像有相當的異曲同工之處。這兩者的年代均在14 世紀上半葉,這也是我們判斷這尊造像年代的主要依據。佛著通肩式福田衣袈裟,袈裟的衣襟和布片之間表現的縫線是用連珠紋表現出來,連珠紋為雕鏨技術,明顯突出佛像表面,這一點非常獨特,應當是工匠明顯求變創新的一種體現,無論身體正面還是背後均完全採用精工製作,這是西藏造像的特點,與尼泊爾造像不太重視背後加工的情況明顯不同。眾所周知,佛著福田衣,也叫百衲衣,是漢地的佛教傳統,西藏沒有,西藏追隨印度傳統,單布披身,不會有福田衣之說,漢地發明了這種袈裟以後,隨宋元文化西傳,影響到西藏。雖然西藏僧人同樣不著福田衣,但是在元末明初的佛教造像中卻時時出現。此像即是重要例證之一。此像底部有封底,中心刻劃後期常見的十字交杵圖案。此像原本就是像座分鑄的,也是為了減少鑄造難度,在流傳過程中極易分離。總之,此是一尊具有濃重的尼泊爾-西藏風格的銅造像,品相完整,鑄造水平相當成熟,做工精緻,尤其是這種突出的風格更是西藏獨特的傳統,是西藏中世紀14 世紀前期重要的代表性作品。

Article refers to Christies 妙相圓明 – 佛教藝術精品 Hong Kong, 31 May 2017, lot 2804

 
特別說明:
The bronze is in an excellent state of preservation. While the high points of the gilding are somewhat rubbed, as can easily be seen in the photos, most of the original gilding remains. The details are incised and well delineated. There is some minor encrustation under the base which was left un-gilt, and on the areas in the back of the lotus seat.

Disclaimer: We make every effort to accurately describe all items offered for sale. As we specialize in certain antique artworks, we encourage you to use your own judgment and expert advice for dating and valuing items. We can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s to the actual age of any items offered for sale, as opinions are known to vary from one expert to the next.
Copyright © 2003 Wantiquer.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2Tiger OriginalityStudio.